NVIDIA 買下 DeepMap,一家高精度地圖公司。
目前自駕陣營主要往兩個方向去,一是運用光達和高精度地圖的重定位陣營、二是仰賴感測器和攝影機的重感知。前者有 Google and NVIDIA、後者為特斯拉,兩邊陣營都有車商採用跟進。以車商角度來說工具越多當然是越好的,也可預見高階車款採用某種解決方案、中低階採用另一種方案。對於品牌來說,可行性評估沒問題之後,就只是採購、建置和維護的成本而已。
其實兩邊陣營我看了相關的研究覺得都是可行的,不過因為 Elon Musk 批評光達是「傻瓜差事」,導致現在支持感應器視覺方的滿多都覺得光達和高精度地圖方的是低能兒。
之前分享過光達的價格逐年下降,且高精度地圖常被詬病的「無法及時反應真實路況」,在 DeepMap 的 Maps-as-a-Service 也有對應的解方:透過雲端即時同步各裝置的資料,含無人機、汽車、貨車等,來達到即時更新圖資的效果。這個如果是 DeepMap 公司拿來賣夢,馬上就會被質疑滲透率的問題,畢竟只是小公司你沒獲得大量採用哪來的數據共享?但現在被 NVIDIA 買下來,那立刻轉身就變成軍火庫中的武器之一。
要知道 NVIDIA 並不是沒有視覺解方,他是混用光達、高精度地圖和視覺感應器。NVIDIA DRIVE Hyperion 包含了完整的感測器套件 (12 個攝影機、9 個雷達與光學雷達)。身為駕駛,你車上的工具越多其實沒啥好抱怨的,只要價格不要恨天高就好了。
之前在節目提到自己是覺得自駕技術的陣營目前就 NVIDIA and TESLA 最值得期待,不過若你是特斯拉用戶,應該都遇過起大霧、大雨、太陽直射,FSD 不讓你開啟或是出現急煞、不正常減速等狀況。所以我不打算跟著很多馬粉一起去批評採用光達的都是笨蛋,而且同時我也是老黃的支持者,我不覺得老黃是笨蛋。身為股東兩個都投資,而身為消費者,其實可以期待多元的競爭帶來的價格降低和技術提升的好結果。